close

育兒生活 5月號 NO.264

採訪撰文/江睿毓
諮詢/萬芳醫院 過敏免疫風濕科 廖顯宗主任
   新店耕莘醫院 小兒科 陳培濤主任
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中醫科 葉家豪醫師

 

過敏機率越來越高的現代社會裡,有不少新手父母都會碰到家有過敏兒的問題。當醫師家也有一個過敏小孩時,醫師會選擇哪些治療手續及預防措施呢?邀請醫師與讀者分享心得,爸比媽咪也可以作為參考的指南。


PART A、過敏第一次來攪局

爸媽沒過敏,卻遇上過敏兒
家裡有兩個小孩,兒子在3歲多的時候出現過敏症狀,女兒也在1歲多的時候發現過敏。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廖顯宗醫師和他的太太兩人都沒有過敏,但家裡卻有兩個過敏兒,特別是哥哥,過敏情形比妹妹嚴重許多。
 
哥哥的過敏症 狀快要兩年了,初期症狀是晚上睡覺時會有呼吸聲、會打鼾,早上起床常常打噴嚏,鼻子塞住而且流鼻涕(清的鼻涕),這些症狀到下午就消失。嚴重的時候,鼻子 整個塞住,眼睛會有分泌物,因為不舒服而一直眨且揉眼睛,為此廖顯宗醫師帶兒子去看過眼科,結果就是眼鼻腔之間整個塞住了。此外,哥哥的呼吸道比較弱,容 易感冒發燒。
 
而妹妹是在1歲多的時候,發現她耳殼的地方長濕疹,妹妹的過敏問題比較單純,就在皮膚而已。
 
過敏併發症,導致住院!
廖顯宗醫師的兒子現在才5歲,卻已經有3次的住院經驗。過敏並不需要住院,會住院的主要原因是過敏併發的細菌感染、急性氣管炎、扁桃腺炎…,讓兒子發高燒到39、40℃,高燒退不下來又吃不下,只好打抗生素。
 
過敏爸爸,果真遇到過敏兒
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主任陳培濤醫師因為本身就有過敏,所以從寶貝出生時就盡量哺餵母奶,也特別選擇水解蛋白的配方奶,以作為母乳不足時的補充。副食品的添加延到6個月才開始,高過敏的食物如蛋類(包括蛋黃和蛋白)、魚類(所有的魚)都完全沒有給小孩吃。這麼做的結果,小朋友到3歲之前都沒有出現任何的過敏症狀。

直到3歲後的某一天,兒子第一次吃蝦,隔天就出現厲害的皮膚過敏,陳培濤醫師當時沒把它當作一回事,以為只是一般的蕁麻疹,只給兒子吃一些抗組織胺的藥,沒想到越搞越複雜!疹子一直好不了,後來甚至喘起來,最後演變到必須住院治療。
 
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葉家豪醫師因為本身有過敏,所以他知道自己的小孩發生過敏的機率是偏高的。大女兒在2歲多,秋冬季節時出現過敏症狀:經常性的揉眼睛、揉鼻子,小女兒則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過敏的問題發生。
 
因為早已預期到自己的孩子可能會過敏,當問題發生時,葉家豪醫師即以平常心來面對。葉家豪醫師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過敏性體質,重點就在於適應,只要能適應目前所居住的環境,原則上過敏發生的機率就會減少。

PART B、醫師爸爸的嚐試&常識
居家環境
清淨的室內空間
因為孩子的鼻子常常塞住,廖顯宗醫師有買吸鼻器來幫兒子吸鼻涕,為了他還買了蒸氣機,幫助疏通上呼吸道;因為居住地比較潮濕,塵螨、灰塵相對較多,也準備了除濕機、空氣清淨機。
 
螨是一種微小的寄生蟲,夏秋開始大量繁殖,在冬季時死去,廖顯宗醫師說明,螨屍很難清掉,每個人家中的地板上可能都有上百萬、千萬隻!或者把冬天厚重的衣服拿起來一抖,都存有數不盡的螨!也因此,秋冬特別容易引發過敏的問題。
陳培濤醫師家裡也會使用除濕機,家中有些地方比較久沒有清理就容易發霉,尤其是衣服,掛個一星期沒有除濕,就可能發霉或有塵螨了!若沒聞到衣服發霉的味道而讓小朋友穿了上去,瞬間就會影響到他的氣管。嚴重的會引起喘的情形,家長千萬不可大意。

此外,因為住 家在小學旁邊,廖顯宗醫師指出,相關研究顯示,住在學校四周的住戶,家中小孩過敏的機率會比一般家庭高。因為上下學時間父母開車接送的影響下,空氣汙染較 嚴重,加上廖醫師家對面還有施工中工地,居住環境內外灰塵都非常多。因此,使用除塵紙拖把清潔家中的木質地板,是家中每日的例行清潔工作。
 
舒適的睡眠環境
兒子本來和爸爸媽媽睡同一個房間,在他快4歲 的時候,陳培濤醫師夫婦準備和孩子分房睡,沒有考慮到過敏的問題,陳培濤醫師幫兒子準備了榻榻米及一般的被子。結果小朋友在新房間睡覺的第一天,就夜咳得 非常厲害!孩子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陳培濤醫師觀察到,小朋友頻頻地咳嗽,咳得很緊、是乾咳而非帶痰的咳,呼吸變得比較費力,且整晚都睡得不好,那 時候就意識到應該是過敏引發的問題。

原本陳培濤醫師不太相信那些打著防塵螨功效的寢具,但在清潔居家環境後,小朋友的過敏仍一陣子就來報到一次;在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下,幫兒子換了防塵螨的枕套,並使用具有吸塵螨功效的吸塵器後,小朋友的狀況真的就好轉,過敏的次數不再那麼頻繁了。
 
房間一定要勤 於打掃,陳培濤醫師認為,小朋友看到大人在打掃,就會學習這樣得好習慣,打掃也是一種運動,全家人一起動起來,不只環境乾淨,還能健康身體。另外,廖顯宗 醫師也提到,家中原本使用的是美觀性強的羅馬窗簾,因為布料厚重且不易清洗,家有過敏小孩後,就汰換成輕薄方便清洗的窗簾。葉家豪醫師家中,會定期清潔絨 毛玩具,廖顯宗醫師則是把絨毛玩具全部收起來,不讓孩子接觸;床單枕頭套三位醫師都表示一定要經常清洗,平均一個月就會換洗2~3次。

CHECK:孩子過敏、氣喘了嗎?
□ 孩子沒生病卻一直咳嗽?坐著也咳,走路也咳,喝完溫開水還繼續咳!
□ 觀察孩子的呼吸深度,稍微有點急促,而且有類似孝喘的聲音。
□ 大多是在晚上夜咳的比較厲害,白天幾乎沒什麼狀況。
 
陳培濤醫師提醒,當小朋友夜咳得很厲害,會翻來翻去、坐起來咳,咳到幾乎沒辦法睡覺時,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若孩子還沒看過醫生,要盡速帶孩子去醫院做詳盡的瞭解;若近期已經醫生診斷為氣喘,用藥後仍須密切觀察孩子的狀況,「如果用了2~3次之後仍然沒效,就要趕快帶去醫院,不要抱著再等等看的心態,我自己也不敢這樣做,我只要給孩子用藥一次沒效的話,就會直接往醫院送!」
 
氣管擴張的藥物不論是噴劑或口服,使用後1~2小時之內一定會改善,沒效果就表示可能有狀況,可能病況太厲害或是有感染的問題,家長不得不慎!

外在環境
孩子出門去上學的過程,考慮到台北市的環境對呼吸道的刺激大,廖顯宗醫師堅持自己開車載孩子上學,盡量不要讓他們暴露在大眾交通工具裡,以減少刺激、感染的機會。若必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則一定會讓孩子戴上口罩。
 
不過,到了幼 稚園之後,如何避免小朋友之間的相互傳染,是個大難題。葉家豪醫師指出,只要碰到季節的變化,年紀小的孩子就容易感冒,若自己的孩子感冒了,葉家豪醫師會 讓他戴上口罩,但別的小孩感冒卻不見得一定會戴上口罩,若孩子明明沒有感冒,卻要求他戴上口罩以避免被傳染,感覺很奇怪,小朋友也戴不住,這一點就比較難 預防了。
 
小朋友戴得住口罩嗎?廖顯宗醫師提到,他的太太會讓女兒買她喜歡的KITTY口罩(一包3入,49元),女兒就會開心的戴在臉上。不過因為是免洗式口罩,他們習慣戴一次就丟,廖顯宗醫師直說好貴!

飲食習慣
冰飲放涼了才喝
因為哥哥有過敏問題,廖顯宗醫師在妹妹出生後6~7個月大時就開始在ㄋㄟㄋㄟ裡面添加益生菌;哥哥也在早上的那一餐ㄋㄟㄋㄟ裡同樣添加益生菌。
 
此外,有時候會買優酪乳給孩子喝,但一定要先放一下,不冰了再喝,不過也不能放太久,不冰了就要喝掉,若超過半小時,細菌太熱會死光,優酪乳會變質,廖顯宗醫師提醒。
 
「我們家很少喝飲料,唯一有喝的就是鮮奶。」葉家豪醫師也補充,鮮奶從冰箱拿中來,要先放個3~5分鐘,不冰了才會給小朋友喝。
 
骯髒吃?吃細菌?
人體的免疫系統分兩條路徑:TH1、 TH2,有些人是TH1比較強(TH2即較弱),有些人TH2比較強(TH1即較弱)。其中TH2比較會造成氣喘過敏,廖顯宗醫師說明,所以我們會建議病人吃益生菌(細菌的一種),讓免疫系統偏向TH1,氣喘過敏就比較不會發生。

老一輩的年代裡比較沒有過敏問題,到了我們這一代卻比較多,衛生學說即提出,越乾淨的病人其體內的免疫系統越容易走TH2;而“骯髒吃、骯髒大”的老一輩,因為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了很多細菌,所以TH1比較強,也因此沒有過敏問題。
 
零食限制攝取
保持小朋友飲食的固定,零食完全不讓孩子吃,廖顯宗醫師表示,堅果類、花生類都可能引發過敏,所以規定孩子不能吃三餐以外的零食,若幼稚園小朋友有送一些糖果、餅乾、巧克力…等,只要孩子帶回家裡,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廖顯宗醫師都會把它丟掉。「我看得到的就不給他吃,看不到的…,就沒辦法了。」

從中醫的角度 來看,葉家豪醫師說明,吃進來的甜食對身體來說就是多餘的熱量,身體機能正常時,多餘的熱量可以透過代謝管道被消耗掉,但對於過敏的小朋友來講,身體不見 得有能力將它消耗,反而會引起過敏體質的變化。此外,甜食攝取過多,也會影響正餐的攝取,所以葉家豪醫師也會限制小朋友的零食攝取。
 
過敏食少量給予
有過敏症狀的大人會去避開那些會引發自己過敏的食物,廖顯宗醫師表示,然而孩子因為還小,尚不知對什麼食物過敏,一碰到易過敏食物而誘發出過敏問題就會很嚴重,因此廖顯宗醫師完全讓孩子避開易過敏的食物,如蝦、蟹、蛤仔等貝殼類食物,海鮮類盡量少吃,蛋白則完全不碰。

陳培濤醫師的 做法則和廖顯宗醫師幾乎相反,陳培濤醫師原則上不會特別去限制孩子的飲食,他認為要孩子完全不能吃冰淇淋或甜食,有點於心不忍,「我還是會給他吃,不過會 盡量少量給予,但是碰到有咳嗽症狀時,則一定會限制。」;致於高過敏的食物,陳培濤醫師認為要完全限制也難,「不過我的小朋友已經被訓練成看到蝦就不敢吃 了!」因為第一次對蝦過敏的慘痛經驗(要打針又要留住在醫院),到目前那次事件的陰影都還存在孩子心中無法散去,讓陳培濤醫師的兒子看到蝦子完全沒有想吃 的慾望。
 
廖顯宗醫師補充,太太有時候會去買鼎泰豐的蝦仁炒飯,即使挑掉蝦仁不給孩子吃,孩子仍有可能會吃到一些些,廖顯宗醫師表示,就盡量不要吃,如果真得要吃,吃一點點就好。

中醫食療方
因為體內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才會發生過敏,葉家豪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思考,要減少過敏的發生,就是要盡量讓孩子適應到接觸過敏原而不會讓過敏的反應加重。
 
過敏的小孩大部分來說是偏虛性的體質,葉家豪醫師在孩子兩歲後,就開始為他補充調體質的中藥雞湯,葉家豪醫師建議家有過敏兒的父母都可以這樣做。然因中藥雞湯的料理較耗時(燉一次約需2~3小時),行有餘力時,不妨每個禮拜燉一次給小孩吃,或者每個月一次也好。
 
雞湯蒸燉法
對於動不動就汗出如注的虛症,或小兒晚上睡覺時滿頭大汗,很容易處於感冒的狀態,而牽連一久則肺氣再犯。在此提供一補精斂汗、收澀元陽的食療方。枸杞補陰、核桃補陽,一陰一陽加上大補元氣的雞液,療效佳。

˙材料:中型全雞,去除內臟,切成5、6塊,入鍋前用刀背輕拍打過。
˙藥材:山藥60公克鮮品(菜市場買,本土、進口皆可)、核桃20公克、枸杞20公克(中藥行藥材)。
 
˙方法:
1.      以瓦斯爐中火燉煮4小時,注意鍋內的水量勿燒乾。
2.      取出裝盛雞汁碗置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室,待表面雞油凝結成硬塊後撈出丟棄。
3.      一般約可滴取約一碗半的雞湯。
˙服法:雞汁分兩次或多次飲用皆可,溫熱飲用,可放少許鹽。
 
運動養成
每逢週末,若時間允許,就算是濕濕冷冷的氣候,只要沒有下雨,葉家豪醫師都會帶著孩子出去動一動,有溜滑梯的公園、可以跑步的操場…,都是他們親子常出沒的地方。陳培濤醫師也喜歡帶孩子出門去跑跑跳跳,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等,他很鼓勵孩子多從事這類的運動項目。

以國內來講,室內環境多以空調為主,不論是過敏原或是其他細菌,都可能透過空調而在室內四處傳播,因此葉家豪醫師建議,多帶著孩子往戶外運動去,戶外的空氣流通,比較不擔心傳染的問題,透過運動可增強孩子的心肺功能,身體自然比較健康。
 
若是住在都市的雙薪家庭,平常沒有多餘時間帶孩子出門,周休二日的時間不要再懶惰,全家人到戶外走動走動吧!
 
藥物使用
廖顯宗醫師:「我沒有讓孩子規則的使用藥物,抗組織胺怕他吃了會比較想睡覺,也沒有給他用吸入型的類固醇,吃那些真的會有副作用,而且孩子還太小,也不那麼嚴重。」;陳培濤醫師:「我本身其實蠻排斥藥物的,藥物我只有急性期讓孩子服用,保養的藥物目前暫時沒有規則使用。」。葉家豪醫師的孩子過敏症狀比較輕微,只在有感冒症狀的時候帶去看小兒科,其他藥物則沒有使用。

之前因為孩子 發作的次數很頻繁,有給孩子吃「欣流」,但用了一個月就停止了,「看小朋友每天吃藥蠻辛苦的,」陳培濤醫師老實的說。問陳醫師選擇欣流而非鼻噴劑作為保養 用藥的原因?他表示,小朋友使用鼻噴劑還要加上輔助器,因為太麻煩且藥物味道嗆而暫時沒有使用,不過陳培濤醫師還是有買,買來當然希望是備而不用;而準備 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在發作的第一瞬間能緩減小朋友的不適,不要因為拖太久而延誤治療。
 
三位醫師都認為,藥能不用還是最好,急性期用藥是治標,從環境、飲食、運動著手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
 
PART C、與過敏和平共處
 
和孩子溝通
雖然說孩子比較小,但他是一個獨立個體,尤其到了幼稚園階段的小朋友,已經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所以陳培濤醫師會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過敏,「現在的小朋友很聰明,用說故事的方法讓他們瞭解,他們都可以聽得懂。」陳培濤醫師強調。

現在陳培濤醫師的孩子在感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主動跟醫師爸爸提醒,「爸爸,我呼吸的時候覺得悶悶的。」讓陳培濤醫師能在症狀初期就趕快處理,可避免因家長的忙碌與忽略,而讓小朋友的症狀變嚴重。
 
葉家豪醫 師則經常跟孩子強調少揉眼鼻、常洗手的重要性,因為要制止孩子完全不揉眼睛、鼻子老實說有困難,因此常洗手以減少過敏源的接觸是葉家豪醫師對孩子的第一要 求,吃東西前、玩玩具後、回到家的第一件事…,都要洗洗手。自從上幼稚園後,老師也會灌輸小朋友常洗手的觀念,孩子只要養成習慣後,就會自己去洗手,家長 只要在旁確認是否確實洗乾淨就OK。
 
家長的自我建設
因為對過敏的 瞭解,或者職別的關係,三位受訪醫師在面對自己孩子的過敏問題時,都比一般人冷靜許多。廖顯宗醫師表示,過敏就是體質問題,是無法斷根的,家長自己要先有 這樣的認知,才能給小朋友正確的心理建設。過敏一旦出現了,就要有跟它長期做朋友的準備。又因為小朋友還不會照顧自己,所以家長的認知與照護特別重要。

當發現孩子出現類似過敏的症狀時,建議先求醫,區分到底是過敏,或者一般感冒?如果結果偏向過敏,建議治本為主----從環境確實改善起,不要等到過敏日益嚴重才開始用藥。廖顯宗醫師提醒,過敏不能只依賴藥物,藥物僅是幫忙,對身體來說畢竟還是負擔。
 
陳培濤醫師也表示,當家有過敏兒時,擔心難免,但不用過於焦慮,跟你的兒科醫師討論後續的方向。一位好醫師會提供家長正確的觀念,而非一開始就拿藥物給孩子使用,「我覺得這樣對小孩來說真的很不公平!」陳培濤醫師認為,原則上,從居家的環境改變先做起,若每個月仍發作2~3次以上,再根據小朋友的個別狀況與醫師討論。國內相關統計顯示,台灣每10個小朋友中,大概就有6、7個屬於過敏體質,好在症狀輕微的仍佔多數,先從環境著手改善起,就可以刷下約一半的過敏問題。
 
此外,家長只要多一分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狀況,提供醫師有效的資訊,就可以從孩子一天當中發作的時間、頻率、嚴重度及病史,找出可能誘發孩子的過敏原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xing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